美国AI,要小心点了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 09:00:18 贵州省安顺云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来源:华商韬略毕亚军

美国AI,已近疯狂。

从年初软银、甲骨文、OpenAI投资5000亿美元搞数据中心的星际之门,到最近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搞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,美国的AI投资规划也越来越吓人。

前不久,特朗普把一帮科技大佬喊到白宫,挨个问接下来要在美国投资多少,大佬们开口就是千亿美元起跳,而他们所要投的大都是AI。

消息显示,仅今年一年美国就将为Al数据中心投资超5200亿美元,而美国的整个Al基建投资规模则将超过铁路、公路,以及信息高速和互联网,创美国基建投资的历史之最。

与之伴随,是美国股市涨得气贯长虹,一个英伟达就市值约30万亿人民币,买下1/4个中国股市还有剩,所有美国股市指数都持续历史新高。

但狂欢之下,一个问题却好像被忽略,或者故意忽略了:如此巨大的AI基建投资,投资它的钱从哪里来?投完之后,如何收回投资?

比如最近就有质疑,美国AI已是各大公司之间的循环游戏:甲骨文买英伟达1000亿美芯片做算力,OpenAI买甲骨文1000亿美元的算力,然后英伟达又给了OpenAI1000亿美元,这1000亿美元的循环没有创造增值,每家公司却多出上千亿美元甚至更多市值,凭什么?

即便说1000亿美元并不是空转,而是各方都实实在在得到了自己业务发展的需要,这种循环最终也必须建立在AI业务融入现实,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上,否则就会鼓声停止,被AI放大的资本财富,就有泡沫之危。天天高喊制造业回归的美国人,恐怕又只能回归到制造资本泡沫了。

面对循环质疑,黄仁勋在最新专访中强调Al不是泡沫,原子弹不是人人都需要,Al每个人都需要,这是一定的,但需要到什么程度以及进度呢?最近在美国游荡,一边是华尔街、硅谷乃至白宫的AI叙事已与一年前两年前是两个世界,一边是通胀依然之下的民生不能说维艰至少也没啥新的好的改变。科技应该跑在现实前头,AI也一定是未来,但跑太快太远也是要倒车接人。毕竟,一切还是要以人为本。

中国产业界目前可以说是同时跑着两个条al产业链,一条是以华为阿里腾讯等为链主龙头的本土自主链条,一条是英伟达等供应链,目前两条链尤其配套美国AI的如光模块、PCB等扩张凶猛,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是以科技估值暴涨。

若美国巨头的Al循环减速,加上我们一贯能将实现自主突破的高科技卷成传统制造业,其中的风险也是值得注意了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,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,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。